級別 | 常用字 | 總字數 (%) | 資料庫 (%) | ||
P1 (家長指導) | 342 (P1) |
9.69/100
9.69%
|
57.97/100
57.97%
| ||
P2 (家長指導) | 296 (P2) |
8.39/100
8.39%
|
40.16/100
40.16%
| ||
P3 (可讀) | 151 (P3) |
4.28/100
4.28%
|
22.50/100
22.50%
| ||
P4 (可讀) | 68 (P4) |
1.93/100
1.93%
|
11.95/100
11.95%
| ||
P5 (可讀) | 28 (P5) |
0.79/100
0.79%
|
6.53/100
6.53%
| ||
P6 (可讀) | 13 (P6) |
0.37/100
0.37%
|
5.53/100
5.53%
| ||
P6+ (可讀) | 3 (P6+) |
0.09/100
0.09%
|
1.60/100
1.60%
| ||
分析一 內容總字數 |
25.53% | 3,529(a) | 3.39 / 7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||
分析二 雅典娜資料庫 |
20.55% | 4,530 (b)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||
|
單字 (3529) |
2字 (917) | 3 字 (40) |
4 字 (4) |
5 字 (1) |
6 字 (0) |
7 字 (0) |
8 字 (0) |
9 字 (0) |
10 字 (0) |
11 字 (0) |
12 字 (0) |
13 字 (0) |
14 字 (0) |
繁體字 (3508) | 簡體字 (3) | 互聯網常用語 (0) | 常用口語 (28) | 常用俗語 (3) | 錯別字 (1) | 異體字 (13) |
名詞(1063) | 動詞(754) | 形容詞(500) | 副詞(331) | 量詞(254) | 助詞(207) | 代詞(143) |
形容詞/名詞:0.47 副詞/動詞:0.44 動詞/名詞:0.71 副詞/形容詞:0.66 | ||||||
人物(153) | 時間(125) | 行動(94) | 地方(73) | 位置(72) | 教育(66) | 工作(49) |
沈運龍 的「打不死」是如何煉成的? 聽他憶述成長故事,你一定會找出端倪。
今日大家都為劏房環境之不堪掩卷嘆息,但原來,沈運龍小時候的家也是個大型劏房。一個 500 呎唐樓單位,住了
童年的沈運龍 12 伙共二十多人,每人生存空間平均只得 20 呎。雖算不上七十二家房客,但每天在 12 伙人之間穿梭打滾,難怪練就沈運龍一個靈活腦袋和高超EQ。
童年的沈運龍,在深水埗福華街林百欣工廠大廈前面的一幢唐樓長大,他家住六樓,父親是包租公,一屋都是板間房和上下格床,廚房及廁所上面都是閣仔,沈運龍一家五口住頭房,其餘房間及床位都用來出租,沒有窗的中間房租 50 元、有窗的尾房 70 元,床位及閣仔則 20 至 25 元不等。
「我記得這麼清楚,因為我是負責用毛筆寫招租街招的, 那時的物價,我全部記得:一毫子一本簿、一毫子一塊橡皮膠, 麵包一毫一個、雞尾包毫半兩個⋯⋯那層樓我們用 260 元租回來,間了 3 個房,廚房有 13 個火水爐,廿幾人共用一個廁所。大廳放兩張碌架床,瞓四個男人,冷巷也有上下格的碌架床、廚房廁所都有三個閣仔,租給三個工廠女工。 12 伙人, 共收回 300 元左右的租金,包水電費。」
年紀小小,已經對數字敏感,如何用有限資源賺取微利, _當年到處貼街招的沈運龍,腦海中大概已種下生意人的種子。
「我們的房間搭了個閣仔,爸媽睡下格床,閣仔只夠一人瞓,幸好三個都是兒子,男孩子睡哪裡都沒所謂,晚上走出廳開張帆布床,又或者看看哪裡有空床位未租出去就睡哪裡,有時甚至把兩塊一大一小、約 20 吋長的床板放在太平梯上便睡上一晚,整晚不能有大動作轉身,否則便掉落六層樓下面的天井⋯⋯」我記得日本有套著名漫畫叫《飄流教室》,原來沈運龍的童年是過著「飄流睡床」的生活。
廿多人擠在同一個屋簷下,卻一直相處融洽,全賴沈媽媽的好脾氣和好心地。除了照顧一家起居飲食,沈媽媽還為租客提供免費服務,如收晾衣物、清洗火水爐、制水時為各人儲水等。
那時廚房兩個閣仔有三個年輕女子租住,閣仔無窗,火水爐的異味和廚房油煙薰進閣仔,三個女子住得很辛苦。沈媽媽就大著膽子買了個鑿和鎚回家,徒手在石屎牆上鑿出一個大洞,塗上水泥修邊,再安裝一扇能開關的木窗。神奇地,一個小師奶,竟然可弄出既能透氣透風、又能遮風擋雨的窗戶,各人都為她的聰明和毅力驚嘆。
三個女住客中,有一位由內地逃港的單身少女盧姑娘,非常感激沈媽媽的悉心照料,視沈媽媽如親生阿媽,連出嫁,都選在這窄窄唐樓。數十年後,沈媽媽因腦退化症進了老人院, 盧姑娘天天從荔景轉兩程車到九龍城老人院看望她,風雨不改,並為她按摩鬆筋骨,日日陪伴左右,直至老人家在老人院十年後離開人世。
雖然居住環境惡劣,但沈運龍說:「我們算是小康喇,起碼晚飯會有三餸一湯,父親出外偶爾會乘的士,有租收,有餘錢借人。父親畢竟是個工頭,在鼎大金屬製品廠的鋁合金煲具拋光部工作,是大師傅,帶著一班徒弟,常常有人來借錢,通常有借無還。」
1964 年,父親因為工傷,雙目失去八成視力,接近失明, 再也不能工作,家中主要經濟來源斷了。屋漏偏逢連夜雨,噩運總是接踵來。1965 年,沈家五口再跌進命運的谷底。
這年,是香港銀行界的災難年,小型銀行明德銀號擠提後倒閉,引起社會恐慌,廣東信託銀行及各華資銀行相繼出現擠提潮,最大華資銀行恒生亦受波及。當時政府作出緊急安排, 由滙豐銀行出資救恒生、遠東及永隆,渣打銀行則救道亨及廣安,各華資銀行得以捱過風暴,最後只得廣東信託銀行破了產。而沈家的所有積蓄,無巧不成話,就是存在這家銀行。
上一年失去經濟支柱,下一年更失掉整副身家,那年代的獅子山下,家家有本難唸的經,個個都有打不死的故事,沈家還好尚有一片「瓦遮頭」,但從此糊口的重任,就落在堅毅的沈媽媽身上。
「為幫補家計,媽媽從工廠接很多家庭工藝回家做,有游泳褲、玩具、紙盒、胸圍⋯⋯我們三兄弟就幫忙摺紙盒、剪線頭、穿膠花、穿珠仔、釘鈕釦,所以我從小就學會針線。我媽很厲害的,一個人可以用擔挑擔起兩大袋共一千多個胸圍走四條街,然後再拾級走上狹窄的唐樓六樓。」
沈運龍當時 12 歲,看見身軀矮小的母親跌跌撞撞、蹣跚爬上六樓,於心不忍,好想幫忙,然而,他出盡力氣,都沒法承托起那千個沉重胸圍,更遑論走那四條街了。
「那些胸圍通常 100 個一紮,我負責剪線頭和穿肩帶, 一日到黑攬住疊胸圍,年紀小小已經對不同款的胸圍好有認識,我想我該是同齡接觸最多胸圍的少男。為生活,哪有什麼尷尬不尷尬?沒飯開就真尷尬了!」
沈爸爸是寧波人,南下來港認識了台山來的沈媽媽,結了婚,生下三個兒子,沈運龍是孻仔,卻沒有孻仔的驕縱,因為環境沒讓他們有條件養成少爺脾氣。日間上學,放學回來做手作,天天與廿多人共處,有收外圍馬纜的、有買字花的、有小販、還有工廠領班、管工、工人⋯⋯三山五嶽人馬,五湖四海兄弟,沈運龍自小穿梭於500 呎的小江湖,長大了,跑江湖也特別得心應手。
「小學五年班那年作文,題目是〈我的志願〉,同學大多寫:醫生、律師、教師、警察、消防員⋯⋯我卻寫:我要做生意,我要成為一個商人!」
小學生很少會有做生意的概念,沈運龍的從商夢,大抵來源於父親的一位有錢親戚。
「爸爸有個上海鄉里,是他的兒時玩伴,後來發了達,來了香港,住在北角,開機器廠,地下是舖,樓上住人。每逢新年,爸爸都會帶我們去拜年,我們好期待他那封大利是,軟的, 是紙幣一元,當時一般收的利是都是一毫子。」
「北角那間屋好大好大,大廳有張大圓枱,中間放了個大花瓶,插了 18 支劍蘭,我第一次見 18 支劍蘭盛開的模樣, 那種豪華,真是難以形容。當時心想,做生意原來可以這麼有錢,我阿媽過年頂多在街市買兩支劍蘭兩支菊花,拜山一樣。」
80 支煙。那時有隻香煙牌子叫「羅賓漢」,五毫子一包,因為貴,所以每根煙都吸到盡,當時香煙還未有濾嘴,抽到手指全部發黃,連指甲都是半透明的黃色。
大哥在長沙灣天主教墳場上面的慈母小學唸完小六,就輟學到尖沙咀洋服工場學做裁縫。以前學師,頭三年是做雜工, 買菜、煮飯、掃地、洗廁所,什麼都要做。
六十年代是香港洋服的全盛時期,生意滔滔,不愁沒工開,只怕做不來。大哥的工場有次接到大貨訂單,是美國著名黑人歌手小森美戴維斯要做 80 套西裝,結果他們要不眠不休趕貨,一天只睡三小時,但工資只得 30 元。
從前學師是賣身的,大部分時間留在工場,一個月只能回家兩次,每次三小時,跟家人匆匆一聚,吃頓飯說說家常,又要回到工場去。
大哥習慣累了就直接在裁床上睡覺,裁床上常遺下縫針, 有次大哥就試過被整支針刺進小腿,實在太累,人都麻木了, 睡醒後竟毫不察覺,數月之後腿裡的針生銹導致肌肉發炎才知道,要動手做術把針拔出來,當學師仔那種艱苦可想而知。
全家讀書最多的要算是孻仔沈運龍,他在聖芳濟書院唸到中三,用他的說法,是「光榮退學」。
「我小學唸的是蘇屋南官立小學,一年級第一日上課,就被老師捉了出來責備。老師指著另一同學的校服說: 『這位同學的恤衫是白的,褲是熨得妥貼的; 而這個呢,恤衫烏卒卒, 褲就縐掹掹……』那時還未有黑豬白豬的蓋章,但我一上學就被老師蓋上『污糟邋遢』的標籤。」
「我忍著淚沒有責怪老師,更不會埋怨媽媽,她已夠辛勞了,哪有時間熨理衣服。我二年級已自己洗衫,四年級已買餸煮飯,暑假還會去鞋廠做暑期工做黏鞋底的 label,四塊錢一天。」
「我未考過第一,但考第尾就試過好多次,小學考第尾, 中學又考過第尾。臨近升中那年,開始發奮,全級115 人, 一躍就考到第 14,當時有個新來的副校長叫霍家楠,他搞了個 15 人精英補習班,我考 14,剛剛入圍,霍老師教得很好很用心 (他是李嘉誠左右手霍建寧的父親,曾擔任南京國民黨總統府英文翻譯員),結果,那年升中破紀錄,蘇屋邨小學學生向來絕少入名校,但那年就有 5 個入了九龍華仁、還有幾個入了伊利沙伯、英華,我派了去工業學校,但自己去叩門, 考進九龍聖芳濟。」
聖芳濟是李小龍、許冠傑、郭家明的母校,老師很多都是天主教修士,儘管入讀後沈運龍成績一般,但起碼打好了英文基礎,為將來外出闖天下提供了最基本的溝通能力。
「有位教過李小龍和許冠傑的德國修士,最喜歡講郭家明,那時郭家明好紅,後來當上兩屆亞洲足球先生。聖芳濟還出過很多猛人,如曾志偉、張衛健、藍鴻震、陳志雲、今屆人大代表張俊勇⋯⋯」
「聖芳濟在大角咀,九龍殯儀館隔鄰的楓樹街 1 號,有些同學好有錢,中午去旺角『美而廉』吃午飯,我一次都沒去過,那裡兩元多一個餐,怎吃得起?我買巴士月票 6 元已可搭一個月,不過有時為了省錢,月票都沒買,直接走路返學放學,由楓樹街回到深水埗的家,要行 5 個巴士站。」
雖然考進一間好學校,可惜沈運龍要幫忙養家,大哥中一未完已輟學、二哥唸到中二,沈運龍能讀到中三已是賺了,實在不好意思再讀下去,於是,原本成績一般的他,中三那年特別發奮,他要證明給大家看:我不是讀不成書才出來做事,我是生活逼人才放棄學業。
「學校是金字塔式淘汰制的,中一有六班,到中四只剩四班,那些中途升不了班的人,大都不再唸書,走進職場。我有種強烈感覺,就是不要讓人覺得我是被學校篩出來。結果,我拿著那張寫著『Promote to Form 4』(升上中四)的成績表, 光榮退學。」
由考第尾一躍考入英中名校,沈運龍相信,自己不是蠢, 只是太活躍太靈活,這種人永遠沒法集中精神,在香港以考試為重的教育制度下,不能專心唸書,就難取得好成績更上一層樓。
但成績不好就注定是失敗者嗎?當然不。事實勝於雄辯, 沈運龍小學時就有個同學仔經常跟他一起爭最尾和尾二,後來這個同學入了電子界,做電子零件,生意做得很成功,而沈運龍就在珠寶業闖下了一片天。這兩個叮噹馬頭的包尾大王,不約而同都成了成功商人,可見讀書時的分數排名並不能判斷人生成敗。
上維基百科找聖芳濟,傑出校友一欄赫然就看到沈運龍的名字。一個沒有完成中學課程的舊生,學校都以他為榮放進傑出校友之列,這種成就,又豈是一個分數一張證書可比。
沈運龍(22) 的(85)「打(4)不(13)死(2)」是(35)如何(2)煉(1)成(4)的(85)? 聽(1)他(11)憶述(1)成長(1)故事(2),你(1)一定(1)會(4)找出(1)端倪(1)。
今日(1)大家(2)都(12)為(9)劏房(2)環境(3)之(1)不堪(1)掩(1)卷(1)嘆息(1),但(12)原來(3),沈運龍(22)小時候(1)的(85)家(18)也是(1)個(17)大型(1)劏房(2)。一個(14) 500 呎(3)唐(4)樓(4)單位(1),住了(1)
童年(3)的(85)沈運龍(22) 12 伙(3)共(4)二十(1)多人(3),每人(1)生存(1)空間(1)平均(1)只(6)得(8) 20 呎(3)。雖(1)算(3)不(13)上(8)七十(1)二(6)家(18)房客(1),但(12)每天(1)在(16) 12 伙(3)人(19)之間(1)穿梭(2)打滾(1),難怪(1)練就(1)沈運龍(22)一個(14)靈活(2)腦袋(1)和(9)高超(1)EQ。
童年(3)的(85)沈運龍(22),在(16)深(2)水(6)埗福(1)華(5)街(7)林(1)百(2)欣(1)工廠(4)大廈(1)前面(1)的(85)一(17)幢(1)唐(4)樓(4)長大(2),他(11)家(18)住(6)六樓(3),父親(6)是(35)包(6)租(7)公(1),一(17)屋(5)都是(6)板(1)間(4)房(5)和(9)上下(2)格(3)床(7),廚房(5)及(5)廁所(4)上面(2)都是(6)閣(8)仔(14),沈運龍(22)一家(3)五口(3)住(6)頭(6)房(5),其餘(1)房間(2)及(5)床位(3)都(12)用來(1)出租(1),沒有(4)窗(4)的(85)中間(2)房租(1) 50 元(8)、有(31)窗(4)的(85)尾(9)房(5) 70 元(8),床位(3)及(5)閣(8)仔(14)則(2) 20 至(1) 25 元(8)不(13)等(2)。
「我(27)記得(3)這麼(2)清楚(1),因為(4)我(27)是(35)負責(2)用(6)毛筆(1)寫(4)招(3)租(7)街(7)招(3)的(85), 那(18)時(9)的(85)物價(1),我(27)全部(2)記得(3):一毫子(3)一本(1)簿(1)、一毫子(3)一塊(1)橡皮(1)膠(2), 麵包(1)一毫(1)一個(14)、雞(1)尾(9)包(6)毫(2)半(2)兩個(3)⋯⋯那(18)層樓(2)我們(5)用(6) 260 元(8)租(7)回來(2),間(4)了(23) 3 個(17)房(5),廚房(5)有(31) 13 個(17)火(3)水(6)爐(3),廿(3)幾(1)人(19)共(4)用(6)一個(14)廁所(4)。大廳(2)放(1)兩(7)張(6)碌(2)架(2)床(7),瞓四個(1)男人(1),冷(1)巷(1)也有(1)上下(2)格(3)的(85)碌(2)架(2)床(7)、廚房(5)廁所(4)都有(2)三個(7)閣(8)仔(14),租給(1)三個(7)工廠(4)女(2)工(5)。 12 伙(3)人(19), 共(4)收回(1) 300 元(8)左右(3)的(85)租金(1),包(6)水電(1)費(1)。」
年紀(2)小小(2),已經(2)對(2)數字(1)敏感(1),如何(2)用(6)有限(1)資源(1)賺取(1)微利(1), _當年(1)到處(1)貼(1)街(7)招(3)的(85)沈運龍(22),腦海(1)中(14)大概(1)已(7)種(2)下(8)生意(6)人(19)的(85)種子(1)。
雖說(1)沈(14)氏(1)一家(3)五口(3)是(35)住(6)頭(6)房(5),但(12)三(9)兄弟(3)卻(5)連(3)固定(1)的(85)床(7)都(12)沒(5)一張(2)。
「我們(5)的(85)房間(2)搭(2)了(23)個(17)閣(8)仔(14),爸媽(1)睡(6)下(8)格(3)床(7),閣(8)仔(14)只(6)夠(2)一(17)人(19)瞓,幸好(1)三個(7)都是(6)兒子(2),男孩(1)子(2)睡(6)哪裡(3)都(12)沒所謂(1),晚上(1)走出(1)廳(1)開(3)張(6)帆布(1)床(7),又(5)或者(1)看看(1)哪裡(3)有空(1)床位(3)未(2)租(7)出去(1)就(15)睡(6)哪裡(3),有時(3)甚至(1)把(2)兩(7)塊(1)一(17)大(15)一(17)小(9)、約(1) 20 吋(1)長(1)的(85)床板(1)放在(1)太平(1)梯(1)上(8)便(2)睡(6)上(8)一晚(1),整(3)晚(1)不能(3)有(31)大(15)動作(1)轉身(1),否則(1)便(2)掉(1)落(2)六(4)層樓(2)下面(1)的(85)天井(1)⋯⋯」我(27)記得(3)日本(1)有(31)套(2)著名(2)漫畫(1)叫(3)《飄(2)流(2)教室(1)》,原來(3)沈運龍(22)的(85)童年(3)是(35)過著(1)「飄(2)流(2)睡(6)床(7)」的(85)生活(3)。
廿(3)多人(3)擠(3)在(16)同一(1)個(17)屋簷(1)下(8),卻(5)一直(1)相處(1)融洽(1),全(2)賴(1)沈(14)媽媽(10)的(85)好(11)脾氣(2)和好(1)心(2)地(2)。除了(1)照顧(1)一家(3)起居(1)飲食(1),沈(14)媽媽(10)還(3)為(9)租(7)客(1)提供(2)免費(1)服務(1),如(3)收(4)晾(1)衣物(1)、清洗(1)火(3)水(6)爐(3)、制水(1)時(9)為(9)各(3)人(19)儲(1)水(6)等(2)。
那(18)時(9)廚房(5)兩個(3)閣(8)仔(14)有(31)三個(7)年輕(1)女子(2)租(7)住(6),閣(8)仔(14)無(3)窗(4),火(3)水(6)爐(3)的(85)異(1)味(1)和(9)廚房(5)油煙(1)薰(1)進(3)閣(8)仔(14),三個(7)女子(2)住(6)得(8)很(8)辛苦(1)。沈(14)媽媽(10)就(15)大(15)著(3)膽子(1)買了(1)個(17)鑿(2)和(9)鎚回家(3),徒手(1)在(16)石屎(1)牆上(1)鑿(2)出(6)一個(14)大(15)洞(1),塗上(1)水泥(1)修(3)邊(1),再(3)安裝(1)一(17)扇(1)能(4)開關(1)的(85)木(1)窗(4)。神奇(1)地(2),一個(14)小(9)師(4)奶(1),竟然(1)可(4)弄(1)出(6)既(1)能(4)透氣(1)透風(1)、又(5)能(4)遮風擋雨(1)的(85)窗戶(1),各(3)人(19)都(12)為(9)她的(1)聰明(1)和(9)毅力(1)驚嘆(1)。
三個(7)女(2)住客(1)中(14),有(31)一位(2)由(4)內地(1)逃(1)港(2)的(85)單身(1)少女(1)盧(2)姑娘(2),非常(1)感激(1)沈(14)媽媽(10)的(85)悉心(1)照料(1),視(1)沈(14)媽媽(10)如(3)親(1)生(7)阿媽(2),連(3)出嫁(1),都(12)選(1)在(16)這(4)窄窄(1)唐(4)樓(4)。數十(1)年(10)後(5),沈(14)媽媽(10)因(1)腦(1)退化(1)症(1)進了(1)老人院(3), 盧(2)姑娘(2)天天(2)從(3)荔(1)景(1)轉(1)兩(7)程(1)車(1)到(12)九龍(4)城(1)老人院(3)看望(1)她(3),風雨(1)不(13)改(1),並為(1)她(3)按摩(1)鬆(1)筋骨(1),日日(1)陪伴(1)左右(3),直至(1)老人(1)家(18)在(16)老人院(3)十年(2)後(5)離開(1)人(19)世(1)。
雖然(2)居住(1)環境(3)惡劣(1),但(12)沈運龍(22)說(4):「我們(5)算(3)是(35)小康(1)喇(1),起碼(2)晚飯(1)會(4)有(31)三(9)餸(2)一(17)湯(1),父親(6)出(6)外(1)偶爾(1)會(4)乘(1)的士(1),有(31)租(7)收(4),有(31)餘錢(1)借(2)人(19)。父親(6)畢竟(1)是個(1)工(5)頭(6),在(16)鼎(1)大(15)金屬(1)製品(1)廠(2)的(85)鋁合金(1)煲(1)具(1)拋(1)光(1)部(1)工作(2),是(35)大師(1)傅(1),帶著(1)一班(1)徒弟(1),常常(1)有人(1)來借(1)錢(1),通常(2)有(31)借(2)無(3)還(3)。」
真正(1)陷入(1)困境(1),是(35)沈運龍(22)二(6)年級(2)那(18)年(10)。
1964 年(10),父親(6)因為(4)工(5)傷(1),雙(1)目(1)失去(2)八(1)成(4)視力(1),接近(1)失明(1), 再也(1)不能(3)工作(2),家中(1)主要(1)經濟(2)來源(2)斷(1)了(23)。屋(5)漏(1)偏(1)逢(1)連夜(1)雨(1),噩(1)運(1)總是(1)接踵(1)來(6)。1965 年(10),沈(14)家(18)五口(3)再(3)跌(2)進(3)命運(1)的(85)谷(1)底(1)。
碰(1)過(9)最多(3)胸(8)圍(8)的(85)小(9)鮮肉(1)
這年(1),是(35)香港(4)銀行(10)界(2)的(85)災難(1)年(10),小型(1)銀行(10)明(5)德(2)銀號(1)擠(3)提(2)後(5)倒閉(1),引起(1)社會(1)恐慌(1),廣東(2)信託(2)銀行(10)及各(1)華(5)資(3)銀行(10)相繼(1)出現(1)擠(3)提(2)潮(1),最大(1)華(5)資(3)銀行(10)恒(2)生(7)亦(1)受(1)波及(1)。當時(6)政府(1)作(2)出(6)緊急(1)安排(1), 由(4)滙(1)豐(1)銀行(10)出資(1)救(2)恒(2)生(7)、遠東(1)及(5)永(1)隆(1),渣(1)打(4)銀行(10)則(2)救(2)道(2)亨(1)及(5)廣(1)安(1),各(3)華(5)資(3)銀行(10)得以(1)捱(1)過(9)風暴(1),最後(1)只(6)得(8)廣東(2)信託(2)銀行(10)破(2)了(23)產(1)。而(5)沈(14)家(18)的(85)所有(1)積蓄(1),無(3)巧(1)不(13)成(4)話(1),就是(2)存在(1)這(4)家(18)銀行(10)。
上一年(1)失去(2)經濟(2)支柱(1),下(8)一年(1)更(3)失掉(1)整(3)副(2)身(1)家(18),那(18)年代(1)的(85)獅子(1)山(4)下(8),家(18)家(18)有(31)本(1)難(2)唸(7)的(85)經(1),個(17)個(17)都有(2)打(4)不(13)死(2)的(85)故事(2),沈(14)家(18)還好(1)尚(1)有(31)一片(2)「瓦(1)遮(1)頭(6)」,但(12)從此(1)糊口(1)的(85)重任(1),就(15)落(2)在(16)堅毅(1)的(85)沈(14)媽媽(10)身上(1)。
「為(9)幫(1)補(1)家計(1),媽媽(10)從(3)工廠(4)接(2)很(8)多(5)家庭(1)工藝(1)回家(3)做(11),有(31)游泳(1)褲(3)、玩具(1)、紙(2)盒(2)、胸(8)圍(8)⋯⋯我們(5)三(9)兄弟(3)就(15)幫忙(3)摺(1)紙(2)盒(2)、剪(2)線頭(2)、穿(3)膠(2)花(2)、穿(3)珠(1)仔(14)、釘(1)鈕(1)釦,所以(2)我(27)從(3)小(9)就(15)學會(1)針線(1)。我(27)媽(1)很(8)厲害(1)的(85),一個(14)人(19)可以(2)用(6)擔(1)挑擔(1)起(3)兩(7)大(15)袋(1)共(4)一(17)千(2)多個(1)胸(8)圍(8)走(3)四(7)條(2)街(7),然後(1)再(3)拾(1)級(2)走(3)上(8)狹窄(1)的(85)唐(4)樓(4)六樓(3)。」
沈運龍(22)當時(6) 12 歲(1),看見(1)身軀(1)矮小(1)的(85)母親(1)跌(2)跌撞(1)撞(1)、蹣跚(1)爬(1)上(8)六樓(3),於(3)心(2)不(13)忍(2),好想(1)幫忙(3),然而(1),他(11)出(6)盡力(1)氣(1),都(12)沒法(2)承(1)托(1)起(3)那(18)千(2)個(17)沉重(1)胸(8)圍(8),更(3)遑(1)論(1)走(3)那(18)四(7)條(2)街(7)了(23)。
「那些(2)胸(8)圍(8)通常(2) 100 個(17)一(17)紮(1),我(27)負責(2)剪(2)線頭(2)和(9)穿(3)肩(1)帶(1), 一日(2)到(12)黑(2)攬住(1)疊(1)胸(8)圍(8),年紀(2)小小(2)已經(2)對(2)不同(1)款(1)的(85)胸(8)圍(8)好(11)有(31)認識(2),我想(1)我(27)該(1)是(35)同齡(1)接觸(1)最多(3)胸(8)圍(8)的(85)少(1)男(1)。為(9)生活(3),哪(2)有(31)什麼(2)尷尬(3)不(13)尷尬(3)?沒(5)飯(1)開(3)就(15)真(1)尷尬(3)了(23)!」
沈(14)爸爸(4)是(35)寧(2)波(1)人(19),南(2)下來(1)港(2)認識(2)了(23)台(1)山(4)來(6)的(85)沈(14)媽媽(10),結(1)了(23)婚(1),生(7)下(8)三個(7)兒子(2),沈運龍(22)是(35)孻仔(14),卻(5)沒有(4)孻仔(14)的(85)驕(1)縱(1),因為(4)環境(3)沒(5)讓(1)他們(2)有(31)條件(1)養成(1)少爺(1)脾氣(2)。日間(1)上學(2),放學(2)回來(2)做(11)手(3)作(2),天天(2)與(1)廿(3)多人(3)共處(1),有(31)收(4)外圍(1)馬(3)纜(1)的(85)、有(31)買(4)字(2)花(2)的(85)、有(31)小販(1)、還有(2)工廠(4)領班(1)、管工(1)、工人(1)⋯⋯三(9)山(4)五(2)嶽(1)人(19)馬(3),五湖四海(1)兄弟(3),沈運龍(22)自(1)小(9)穿梭(2)於(3)500 呎(3)的(85)小(9)江湖(2),長大(2)了(23),跑(1)江湖(2)也特(1)別(1)得心應手(1)。
「小學(8)五年(1)班(5)那(18)年(10)作文(1),題目(1)是(35)〈我的(1)志願(1)〉,同學(6)大多(1)寫(4):醫生(1)、律師(1)、教師(1)、警察(1)、消防(1)員(2)⋯⋯我(27)卻(5)寫(4):我(27)要做(2)生意(6),我(27)要(6)成為(1)一個(14)商人(2)!」
小學(8)生(7)很少(1)會(4)有(31)做(11)生意(6)的(85)概念(1),沈運龍(22)的(85)從商(1)夢(1),大抵(1)來源(2)於(3)父親(6)的(85)一位(2)有錢(3)親戚(1)。
「爸爸(4)有(31)個(17)上海(1)鄉(1)里(1),是(35)他的(2)兒(1)時(9)玩(1)伴(1),後來(3)發(4)了(23)達(1),來了(1)香港(4),住在(1)北角(2),開機(1)器(1)廠(2),地下(1)是(35)舖(1),樓上(1)住(6)人(19)。每逢(1)新年(1),爸爸(4)都會(1)帶我(1)們(1)去(8)拜年(1),我們(5)好(11)期待(2)他(11)那(18)封(1)大(15)利是(3),軟(1)的(85), 是(35)紙幣(1)一(17)元(8),當時(6)一般(3)收(4)的(85)利是(3)都是(6)一毫子(3)。」
期待(2)的(85)是(35)利是(3),刻(1)在(16)心裏(1)的(85)卻(5)是(35)一個(14)花瓶(2),和(9) 18 支(7)劍(4)蘭(4)。
「北角(2)那(18)間(4)屋(5)好(11)大(15)好(11)大(15),大廳(2)有(31)張(6)大圓(1)枱(1),中間(2)放了(1)個(17)大(15)花瓶(2),插(1)了(23) 18 支(7)劍(4)蘭(4),我(27)第一次(1)見(1) 18 支(7)劍(4)蘭(4)盛開(1)的(85)模樣(1), 那種(2)豪華(1),真是(1)難以(1)形容(1)。當時(6)心想(1),做(11)生意(6)原來(3)可以(2)這麼(2)有錢(3),我(27)阿媽(2)過年(1)頂(1)多(5)在(16)街市(1)買(4)兩(7)支(7)劍(4)蘭(4)兩(7)支(7)菊花(1),拜(1)山(4)一樣(1)。」
沈(14)爸爸(4)綽號(1)「煙(3)王(2)」,顧(1)名(1)思(1)義(1),煙(3)不(13)離(1)手(3),一日(2)四(7)包(6)
80 支(7)煙(3)。那(18)時(9)有(31)隻(1)香煙(2)牌子(1)叫(3)「羅(1)賓(1)漢(1)」,五(2)毫(2)子(2)一(17)包(6),因為(4)貴(1),所以(2)每(1)根煙(1)都吸(1)到(12)盡(1),當時(6)香煙(2)還未(2)有(31)濾(1)嘴(1),抽(1)到(12)手指(1)全部(2)發(4)黃(1),連(3)指甲(1)都是(6)半(2)透明(1)的(85)黃色(1)。
大哥(5)在(16)長沙灣(1)天(3)主教(2)墳場(1)上面(2)的(85)慈母(1)小學(8)唸(7)完(1)小(9)六(4),就(15)輟學(3)到(12)尖沙咀(1)洋服(2)工場(4)學(5)做(11)裁縫(2)。以前(1)學(5)師(4),頭(6)三年(1)是(35)做(11)雜(1)工(5), 買菜(1)、煮飯(2)、掃地(1)、洗(2)廁所(4),什麼(2)都要(1)做(11)。
六(4)十年(2)代(1)是(35)香港(4)洋服(2)的(85)全(2)盛時(1)期(1),生意(6)滔滔(1),不(13)愁(1)沒(5)工(5)開(3),只(6)怕(1)做(11)不(13)來(6)。大哥(5)的(85)工場(4)有(31)次(3)接(2)到(12)大(15)貨(2)訂單(1),是(35)美國(1)著名(2)黑人(1)歌手(1)小(9)森(1)美(2)戴(1)維(2)斯(1)要做(2) 80 套(2)西裝(1),結果(3)他們(2)要不(1)眠不(1)休(1)趕(1)貨(2),一天(2)只(6)睡(6)三(9)小時(2),但(12)工資(1)只(6)得(8) 30 元(8)。
從前(1)學(5)師(4)是(35)賣身(1)的(85),大(15)部分(1)時間(1)留(1)在(16)工場(4),一個(14)月(4)只能(1)回家(3)兩次(1),每次(1)三(9)小時(2),跟(2)家人(1)匆匆(1)一(17)聚(1),吃(3)頓飯(1)說(4)說(4)家(18)常(2),又(5)要(6)回到(2)工場(4)去(8)。
大哥(5)習慣(1)累(2)了(23)就(15)直接(2)在(16)裁(2)床上(2)睡覺(1),裁(2)床上(2)常(2)遺(1)下(8)縫(1)針(3), 有(31)次(3)大哥(5)就試(2)過(9)被(4)整(3)支(7)針刺(1)進(3)小(9)腿(2),實在(2)太(3)累(2),人(19)都(12)麻木(1)了(23), 睡醒(1)後(5)竟(1)毫不(1)察覺(1),數月(1)之後(1)腿(2)裡(1)的(85)針(3)生(7)銹導致(1)肌肉(1)發炎(1)才知(1)道(2),要(6)動(1)手做(1)術(1)把(2)針(3)拔出(1)來(6),當(3)學(5)師(4)仔(14)那種(2)艱苦(1)可(4)想(1)而(5)知(1)。
二哥(2)讀(3)到(12)中(14)二(6),也(1)輟學(3)去(8)當(3)裁縫(2)學徒(1)。
全家(1)讀書(2)最多(3)的(85)要(6)算(3)是(35)孻仔(14)沈運龍(22),他(11)在(16)聖(6)芳(6)濟(6)書院(1)唸(7)到(12)中(14)三(9),用(6)他的(2)說法(1),是(35)「光榮(3)退學(3)」。
「我(27)小學(8)唸(7)的(85)是(35)蘇(2)屋(5)南(2)官(1)立(1)小學(8),一年級(1)第一(2)日上(1)課(1),就(15)被(4)老師(6)捉(1)了(23)出來(3)責備(1)。老師(6)指著(1)另一(1)同學(6)的(85)校服(1)說(4): 『這(4)位(2)同學(6)的(85)恤衫(2)是(35)白(2)的(85),褲(3)是(35)熨得(8)妥貼(1)的(85); 而(5)這個(2)呢(1),恤衫(2)烏卒卒(1), 褲(3)就(15)縐(1)掹(2)掹(2)……』那(18)時(9)還未(2)有(31)黑(2)豬(2)白(2)豬(2)的(85)蓋(2)章(1),但(12)我(27)一(17)上學(2)就(15)被(4)老師(6)蓋(2)上(8)『污(1)糟(1)邋遢(1)』的(85)標籤(1)。」
「我(27)忍(2)著(3)淚(1)沒有(4)責怪(1)老師(6),更(3)不會(1)埋怨(1)媽媽(10),她(3)已(7)夠(2)辛勞(1)了(23),哪(2)有時(3)間(4)熨理(1)衣服(1)。我(27)二(6)年級(2)已(7)自己(3)洗(2)衫(1),四年(1)級(2)已(7)買(4)餸(2)煮飯(2),暑假(1)還會(1)去(8)鞋廠(1)做(11)暑期(1)工做(1)黏(1)鞋底(1)的(85) label,四(7)塊錢(1)一天(2)。」
「我(27)未(2)考(8)過(9)第一(2),但(12)考(8)第(5)尾(9)就試(2)過(9)好多(1)次(3),小學(8)考(8)第(5)尾(9), 中學(2)又(5)考(8)過(9)第(5)尾(9)。臨近(1)升(3)中(14)那(18)年(10),開始(1)發(4)奮(2),全級(1)115 人(19), 一(17)躍(2)就(15)考(8)到(12)第(5) 14,當時(6)有(31)個(17)新(1)來(6)的(85)副(2)校長(1)叫(3)霍(3)家(18)楠(1),他(11)搞(1)了(23)個(17) 15 人(19)精英(1)補習(1)班(5),我(27)考(8) 14,剛剛(1)入圍(1),霍(3)老師(6)教(2)得(8)很(8)好(11)很(8)用心(1) (他(11)是(35)李嘉誠(1)左右(3)手(3)霍(3)建(1)寧(2)的(85)父親(6),曾(2)擔任(1)南京(1)國民(1)黨(1)總統(1)府(1)英文(2)翻譯(1)員(2)),結果(3),那(18)年(10)升(3)中(14)破(2)紀錄(1),蘇(2)屋(5)邨小學(8)學生(1)向(1)來(6)絕少(1)入(6)名校(2),但(12)那(18)年(10)就有(2) 5 個(17)入(6)了(23)九龍(4)華(5)仁(1)、還有(2)幾個(1)入(6)了(23)伊(1)利(1)沙(1)伯(1)、英華(1),我(27)派(1)了(23)去(8)工業(1)學校(5),但(12)自己(3)去(8)叩門(1), 考進(2)九龍(4)聖(6)芳(6)濟(6)。」
聖(6)芳(6)濟(6)是(35)李小龍(2)、許(2)冠(2)傑(2)、郭(3)家(18)明(5)的(85)母校(1),老師(6)很(8)多(5)都是(6)天(3)主教(2)修(3)士(2),儘管(1)入(6)讀(3)後(5)沈運龍(22)成績(5)一般(3),但(12)起碼(2)打(4)好(11)了(23)英文(2)基礎(1),為(9)將來(1)外出(1)闖天下(1)提供(2)了(23)最(3)基本(1)的(85)溝通(1)能力(1)。
「有(31)位(2)教(2)過(9)李小龍(2)和(9)許(2)冠(2)傑(2)的(85)德(2)國(1)修(3)士(2),最(3)喜歡(1)講(1)郭(3)家(18)明(5),那(18)時(9)郭(3)家(18)明(5)好(11)紅(1),後來(3)當(3)上(8)兩(7)屆(2)亞洲(1)足球(1)先生(1)。聖(6)芳(6)濟(6)還(3)出(6)過(9)很(8)多(5)猛(1)人(19),如(3)曾(2)志(2)偉(1)、張(6)衛(1)健(1)、藍(1)鴻(1)震(1)、陳(1)志(2)雲(1)、今(1)屆(2)人大(1)代表(1)張(6)俊(1)勇(1)⋯⋯」
「聖(6)芳(6)濟(6)在(16)大(15)角(1)咀(1),九龍(4)殯儀(1)館(1)隔(1)鄰(1)的(85)楓樹(2)街(7) 1 號(1),有些(1)同學(6)好(11)有錢(3),中午(1)去(8)旺角(1)『美(2)而(5)廉(1)』吃(3)午飯(1),我(27)一次(1)都(12)沒(5)去(8)過(9),那裡(1)兩元(1)多(5)一個(14)餐(1),怎(1)吃(3)得(8)起(3)?我(27)買(4)巴士(2)月(4)票(1) 6 元(8)已(7)可(4)搭(2)一個(14)月(4),不過(1)有時(3)為了(1)省錢(1),月(4)票都(1)沒買(1),直接(2)走路(1)返(1)學(5)放學(2),由(4)楓樹(2)街(7)回到(2)深(2)水(6)埗的(85)家(18),要(6)行(1) 5 個(17)巴士(2)站(1)。」
雖然(2)考進(2)一間(1)好(11)學校(5),可惜(1)沈運龍(22)要(6)幫忙(3)養(1)家(18),大哥(5)中(14)一(17)未完(1)已(7)輟學(3)、二哥(2)唸(7)到(12)中(14)二(6),沈運龍(22)能讀(1)到(12)中(14)三(9)已(7)是(35)賺(1)了(23),實在(2)不好(2)意思(1)再讀(1)下去(1),於是(1),原本(1)成績(5)一般(3)的(85)他(11),中(14)三(9)那(18)年(10)特別(1)發(4)奮(2),他(11)要證(1)明(5)給(1)大家(2)看(1):我(27)不是(2)讀(3)不(13)成(4)書(3)才(1)出來(3)做事(1),我(27)是(35)生活(3)逼(1)人才(1)放棄(1)學業(1)。
「學校(5)是(35)金(1)字(2)塔(1)式(1)淘汰(1)制(1)的(85),中(14)一(17)有(31)六(4)班(5),到(12)中(14)四(7)只剩(1)四(7)班(5),那些(2)中途(1)升(3)不了(1)班(5)的(85)人(19),大(15)都(12)不再(1)唸(7)書(3),走進(1)職(1)場(1)。我(27)有(31)種(2)強烈(1)感覺(1),就是(2)不要(1)讓人(1)覺得(1)我(27)是(35)被(4)學校(5)篩(1)出來(3)。結果(3),我(27)拿著(1)那(18)張(6)寫(4)著(3)『Promote to Form 4』(升上(1)中(14)四(7))的(85)成績(5)表(1), 光榮(3)退學(3)。」
由(4)考(8)第(5)尾(9)一(17)躍(2)考(8)入(6)英(1)中(14)名校(2),沈運龍(22)相信(1),自己(3)不是(2)蠢(1), 只是(1)太(3)活躍(1)太(3)靈活(2),這種(2)人(19)永遠(1)沒法(2)集中(1)精神(1),在(16)香港(4)以(2)考試(1)為(9)重(1)的(85)教育(1)制度(1)下(8),不能(3)專心(1)唸(7)書(3),就(15)難(2)取得(1)好(11)成績(5)更上一層樓(1)。
但(12)成績(5)不好(2)就(15)注定(1)是(35)失敗(1)者(1)嗎(1)?當然(1)不(13)。事實(1)勝於(1)雄辯(1), 沈運龍(22)小學(8)時(9)就有(2)個(17)同學(6)仔(14)經常(1)跟(2)他(11)一起(1)爭(1)最(3)尾(9)和(9)尾(9)二(6),後來(3)這個(2)同學(6)入(6)了(23)電子(2)界(2),做(11)電子(2)零件(1),生意(6)做(11)得(8)很(8)成功(2),而(5)沈運龍(22)就在(1)珠寶(1)業(1)闖(1)下了(1)一片(2)天(3)。這(4)兩個(3)叮(1)噹馬(3)頭(6)的(85)包(6)尾(9)大(15)王(2),不約而同(1)都(12)成了(1)成功(2)商人(2),可見(1)讀書(2)時(9)的(85)分數(2)排名(1)並不(1)能(4)判斷(1)人生(1)成敗(1)。
上(8)維(2)基(1)百(2)科(1)找(1)聖(6)芳(6)濟(6),傑出(2)校友(2)一欄(1)赫然(1)就(15)看到(1)沈運龍(22)的(85)名字(1)。一個(14)沒有(4)完成(1)中學(2)課程(1)的(85)舊(1)生(7),學校(5)都(12)以(2)他(11)為(9)榮(1)放進(1)傑出(2)校友(2)之列(1),這種(2)成就(1),又(5)豈(1)是(35)一個(14)分數(2)一張(2)證書(1)可(4)比(1)。